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是一个萌芽较早但并未被准确定义与应用的概念,在2015年以前主要是在学界研究与使 用“土地整治、国土整治”等相近概念。《现代地理学辞典》中将“国土整治”定义为“对国土资源的开发、 利用、治理、保护以及为此目的而进行的国土规划、立法和管理”。随着乡村振兴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不断加大,全域国土整治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信贷白话》帮助大家初步整理了以下知识点,供广大读者工作时参考使用。
1.什么是全域国土综合整治?
答: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是在特定范围内整体开展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对闲置低效、生态退化及环境破坏的区域实施国土空间综合治理的活动。
2.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一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二是规划引领、综合整治;三是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四是因地制宜、有序推进。
3.全域国土整治的重点、难点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全域国土整治重点要解决的是乡村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生态质量退化的问题,其整治难点在于:单一要素、单一手段的土地整治模式,已经难以完全解决综合问题。特点是从土地整治平台扩展到综合开发项目,多个目标、多种要素、多项任务叠加,系统、综合、复杂、全周期。
4.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单一类型的土地整治有何不同?
答:相对于单一类型的土地整治,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指对一定区域内各类型土地进行全域规划、整体设计、综合治理,强调整治对象、内容、手段、措施的综合性以及整治目标的多元化和实施模式的多样化。 不管是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修复等单一类型的土地整治,还是综合整治,都是土地整治。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专项活动,都属于土地整治的范畴。
5.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理念,通过全域规划、整体设计、综合治理,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建设一批国土综合整治示范村镇,着力解决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资源利用低效化、生态质量退化等问题,努力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为推进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6.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哪些?
答:重点任务包括:推进乡村国土空间治理;推进农用地综合整治;推进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整治;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整治;推进乡村国土绿化美化;整体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探索农村自然资源资产评价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7.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七大优惠政策是什么?
答:
一是充分释放“两项指标”政策红利。允许通过整治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和补充耕地指标,在全省范围内优先调剂使用。(所得收益用于脱贫攻坚、国土综合整治、乡村振兴等)
二是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布局。对已经完成但无法满足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需要的,可在建设用地规模不扩大、耕地面积有增加、耕地质量有提升、生态红线不突破的前提下,修改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或村庄规划。
三是合理调整永久基本农田。强调耕地保护,明确整治后耕地面积至少增加5%。涉及永久基本农田调整的,编制整治区域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方案按程序报批,调整后永久基本农田增加面积不少于整治区涉及调整的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5%;永农修改方案按程序报批后修改和报批规划。(两个门槛)
四是保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需求。允许使用规划新增建设用地预留指标适当扩大村庄建设用地规模。整治产生的相关土地指标,优先满足农村建设,节余部分可用于城镇建设和调剂使用。探索乡村产业“点供”用地政策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
五是构建农民权益保障和利益共享机制。对植树造林、农村道路建设等技术要求低的简易工程,鼓励由村集体组织当地农民施工;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项目区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可折算成村集体股权,构建长效保障机制。
六是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省级补充耕地指标库拿出部分指标进行交易,收益用于项目奖补弥补财政资金不足;鼓励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挖掘项目内在收益,为项目实施提供长期信贷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达到一定规模的允许利用不超过3%的整治面积从事旅游、康养、体育、设施农业等产业开发。
七是实行用地计划指标和资金奖补。建立省级奖补机制,基础奖补体现任务规模,差异奖补体现建设质量;鼓励多复垦,按建设用地复垦面积的30%奖励用地计划指标;每年对整治工作进行综合考评,对排名靠前的县(市)分别给予资金奖励和用地计划指标奖励。
8.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与传统土地整治区别在哪里?
答: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以三生空间优化为重要内容,突出调整优化空间布局。
9.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的产业开发用地优惠政策有哪些?
答:对社会资本投资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达到一定规模的,在依法办理用地手续的前提下,允许利用不超过3%的整治面积从事旅游、康养、体育、设施农业等产业开发。
10.什么是社会资本参与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与政府合作模式?
答:与政府合作模式是社会资本可按照市场化原则设立基金,投资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对有稳定经营性收入的项目,可以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地方政府可按规定通过投资补助、运营补贴、资本金注入等方式支持社会资本获得合理回报。
11.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中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整治任务要求?
答:统筹农房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各类建设用地需要,有序开展农村宅基地、工矿废弃地、城镇低效用地以及其他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整治,优化用地结构布局,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腾出建设用地空间,为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在建设用地整治中,注重保护好历史文化村落、传统建筑、街巷空间等,修旧如旧,记住乡愁。
12.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中矿山地质环境整治任务要求?
答:加强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和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在资源富集、矿山分布集中地区建设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推进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规范农民建房管理,减少地质灾害威胁。
13.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中乡村国土绿化美化任务要求?
答:大力建设森林乡村,推进村旁路旁宅旁水旁绿化,见缝插绿,增加乡村生态绿量。加强乡村原生植被和古树名木保护,建设乡村公共绿地、小微湿地和微景观,改善乡村自然生态。鼓励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等新型产业,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大力推进荒山造林,对乡村裸露山体、采石取土创面等进行绿化美化。在不突破耕地保有量的前提下,稳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退田(垸、渔)还湖还湿,修复还原自然生态。
14.社会资本可参与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哪些方面?
答: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投资、设计、修复、管护等全过程,围绕生态保护修复开展生态产品开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技术服务等活动,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进行全生命周期运营管护。重点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以政府支出责任为主(包括责任人灭失、自然灾害造成等)的生态保护修复。
15.社会资本参与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有哪些模式?
答:参与模式为自主投资模式、与政府合作模式、公益参与模式。
16.社会资本参与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获益方式有哪些?
答:社会资本可通过以下方式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修复中获得收益:采取“生态保护修复 产业导入”方式,利用获得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或特许经营权发展适宜产业;对投资形成的具有碳汇能力且符合相关要求的生态系统,申请核证碳汇增量并进行交易;通过经政府批准的资源综合利用获得收益等。
17.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细分特色类型有哪些?
答:
(1)区域发展布局类型:武汉城市圈类型、“襄十随神”城市圈类型、“宜荆荆恩”城市圈类型。
(2)县域经济发展类型:县域“三百工程”培育型、县域 特色农业型、县域 工业主导型、县域 服务业主导型、县域 混合产业型。
(3)新型城镇化类型:园区、开发区整治型、城郊融合型、城市更新型(三旧改造、城市更新单元)。
(4)农业产业化类型:生态农业型、特色农业型、现代农业型、农文旅融合型、田园综合体型。
(5)生态修复类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型、河湖流域水环境修复型、湿地修复及水源地保护型、水土保持型、土壤污染治理型、矿山修复型。
18.“1 n”示范型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的特点?
答:“1 n”示范型的特点:立足目标综合、效益综合和手段综合,推进“国土整治 ”和政策资金融合。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和生态保护修复,统筹推进农业、文旅、康养、教育等多业态发展。
19.编制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法规依据和具体编写标准是什么?
答:国家层面是2019年12月10日,自然资源部印发的《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194号);具体标准可以参考2021年国家版标准,共有八个要点,分别是:基本情况、工作基础、可行性分析和评估、试点目标和任务、建设内容和实施安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组织实施、其他内容(附表、附图、数据库等)。
20.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中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方案的编制和审批流程是什么?
答:由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根据村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配置,组织编制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方案。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方案逐级上报,由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省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审核,审核同意后下发审核同意意见书。在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前,市、县人民政府承诺将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方案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或村庄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后,按法定程序修改国土空间规划或村庄规划。
21.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中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答:方案中应充分说明调出永久基本农田的理由和依据,明确调出和调入永久基本农田地块的图斑数量、面积、质量等别、地类、权属、分布、坡度、连片度和粮食等农作物种植利用等情况。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方案包括文本报告、相关图件、前后对照表格。
22.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中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核准入库流程及要求是什么?
答: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方案实施完成后,经市(州)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查确认后上报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省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组织开展联合会审,依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等,审查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方案实施情况、调入和调出永久基本农田地块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方案实施情况。
对符合要求的,审核通过后更新完善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及时汇交自然资源部,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对不符合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不得通过验收。更新数据库汇交成功后,调入地块按永久基本农田进行管理,调出地块按一般耕地进行管理。在拟调入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地块数据核准入库、汇交之前,不得占用调出的永久基本农田地块。
23.区域发展布局型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的特点?
答:区域发展布局型的特点:聚焦“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针对重点区域发展空间不足、资源配置不优、要素流动不活,解决发展空间矛盾及土地资源保障不足问题,开展跨区域组团式国土综合整治,实施统一规划、一体治理,推进土地要素跨区域流动,增强优势地区的发展支撑力。
24.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和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中财税支持优惠政策有哪些?
答:ppp等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相应税收优惠政策。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公益林,符合条件并按规定纳入公益林区划的,可以同等享受相关政府补助政策。
25.县域经济发展型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的特点?
答:县域经济发展型的特点:聚焦县域经济发展“三百工程”梯队县市和高质量发展重点县市,针对发展与保护矛盾突出、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地区,精准对接开展国土综合整治,提供空间保障和指标支撑。
26.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中如何进行乡村历史文化保护?
答:充分挖掘乡村自然和文化资源,保持乡村特有的乡土文化,注重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历史文脉。
27.生态修复型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的特点?
答:生态修复型的特点:聚焦长江干支流和重要水源涵养地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统筹推进矿山修复、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探索自然生态空间占补平衡、生态产品有偿使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28.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评审流程
答:项目实施方案由市(州)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后,报省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竞争性评审,对通过评审的项目准予备案。
29.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规划依据是什么?
答: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是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规划依据,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是规划实施的平台和抓手。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应明确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目标任务、整治区域、主要内容、空间布局等。村庄规划要按照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留则留、宜整则整的原则,将整治任务、指标和布局要求落实到具体地块,明确组织管理、实施时序、项目安排、资金估算和投资来源等。
30.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如何进行项目选址?
答:依据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格局,分步有序推进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的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结合自然资源禀赋、基层组织能力、社群意愿和当地社会发展情况等因素,选择两个及以上相邻的完整行政村作为单个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范围,并按照“以需定整”的原则,合理设定项目整治区域。
将确需采取人工措施进行整治方可实现规划目的的拆旧建新、整理复垦、零星开发、修复治理等区域划定为整治区域,并全部落实到图斑地块。划定的整治区域应相对集中连片,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可以根据需要对区域内已有项目进行优化整合。